“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2年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牧教授新年寄语

发布:2022-01-01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2新年寄语

2022.1.1

潘 牧

厚积薄发,经过 20年的努力,即使在疫情还没有消退的2021年,我们研究开发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280 175低铂和超低铂膜电极(铂载量分别为0.280mg/cm20.175mg/cm2)全面达到预期性能,特别是280 低铂膜电极寿命超过1万小时,为行业树立了铂载量新标杆。同时新研制的电堆功率首次超过100 千瓦,经过第三方测试WUTech-120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峰值功率达到145kW(@0.6V),功率密度高达6.7L/kW,创造了电堆功率密度的新高度。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电解水测试台已经推向市场,PEM电解水膜电极贵金属用量下降了三分之一。理工

氢电的膜电极产品以其高工作点(3A/cm2@0.6V)获得客户的广泛赞誉,六大设备和多项新工艺相继到位和投产,产能和质量持续提高。

武汉理工大学的复合质子交换膜技术也转移到国电投绿动公司,三十万平方米质子膜产线顺利投产。《低铂、高效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一举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氢能燃料电池创新奖一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三项大奖。由武汉理工大学、佛山仙湖实验室和武汉理工氢电公司建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进行了500+会议的研讨、1500+样品的试制、2000+文献的学习以及30000+小时的测试,为取得今年的成绩提供了重要保障。

遥想 2001年我们刚开始燃料电池研发,组装了一个小电池,只能点亮一盏小台灯,到如今我们开发出120kW的金属板大电堆,进步之大远远超过我们当初的想象,但时间之长也远远超出我们当初的预期。这充分说明氢能燃料电池之路非常之长,而且沿途的艰难险阻也非常之多。

今年武汉市申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失利,我们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也落空,这些都使我们相比国内其他单位处于不利的位置,也使我们明年的路程更加艰难。但是,道路虽然曲折,前途却是前所未有的光明。习主席提出了“双碳”目标后,我国能源结构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碳税制度的建立,国企在氢能领域的介入,氢能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明确,零排放的绿氢技术和高效率的燃料电池技术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宽广。

而且,在经历了 20年的艰难历程,经历过多次挫折打击之后,我们已经锻炼出强大的心脏,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形成了一支打不烂、难不倒、拖不垮的钢铁队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团结起来,努力奋斗,不辜负当今能源转型的伟大时代。